欢迎访问开化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香精与香料—艾纳香

艾纳香(学名:Blumea balsamifera(L.)DC.)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再风艾等,是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茎粗壮,直立,高1-3米,茎皮灰褐色,木质部松软,白色。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棉毛;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全缘、具细锯齿或羽状齿裂,侧脉斜上升,通常与中脉成锐角。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开展具叶的大圆锥花序。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瘦果圆柱形,被密柔毛。冠毛红褐色,糙毛状。花期几乎全年。此植物为提取冰片的原料,故有“冰片艾”之称。

艾纳香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多生于林缘、林下、河床谷地以及草地上。艾纳香根系发达,延伸可达115米,喜向阳、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含沙(砾石)酸性或中性土壤为好,忌重茬连作。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8-21℃,最冷月平均气温8-11℃。轻度干旱胁迫下,缺水对艾纳香影响不显著。中度和重度胁迫下,植物细胞受损,植株生长缓慢,植株虽可生长,但长势不良;重度胁迫下,艾纳香叶片掉落甚至植株死亡。

叶子为制造香料的原料,用蒸馏所得的白色艾粉,复制成艾片,用作芳香开窍药,也用作杀菌、防腐。艾纳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最早记载见于公元652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治身体臭令香方之衣香方:“安息香、艾纳香(各一两)……”。此后的诸多中医古籍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和评述。公元668年,唐代释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华香篇,引证部云:“广志曰,艾纳香出漂国”;而随后的《本草纲目》等典籍也有相应的记载和评述,多仅说明了其用途、疗效和用法,偶有描述其植物学分类特征。在印度、新加坡、泰国、澳洲等国的传统医学也有艾纳香入药的记载,用于伤风感冒、风湿性骨痛、关节炎、产后风痛等症的治疗。

艾纳叶含(2R,3R)-二氢槲皮素4’-甲基醚[(2R,3R)-dihydroquercetin 4’-methyl ether], (2R,3R)-二氢槲皮素4’,7-二甲基醚[(2R,3R)-dihydroquercetin 4’,7-dimethylether],艾纳香内酯(blumealactone)A,B,C, 艾纳香素(blumeatin)即5,3’,5’-二羟基-7-甲氢基二氢黄酮(5,3’,5’-trihydroxy-7-methoxy dihydroflavone), (2R, 3R)-7,5’-二甲氧基-3,5,2’-三羟基黄烷酮[(2R, 3R)-7,5’-dimethoxy-3,5,2’-trihydroxyflavanone],(2R,3R)-5’-甲基-3,5,7,2’-四羟基黄烷酮[(2R,3R)-5’-methoxy-3,5,7,2’-tetrahydroxyflavanone],(2S)-5,7,2’,5’-tetrahydroxyflavanone],柳杉二醇(cryptomeridiol)。还含龙脑(borneol)。艾纳香全草入药,有治疗风寒感冒、头风头痛、风湿痹痛、寒湿泻痢、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等功效,在黎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药物。同时,艾纳香也是获取冰片、艾片的重要来源之一。艾纳香,也是一种芳香植物。由艾纳香产生的艾油,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被广泛应用于香料以及化妆品行业。

艾纳香主要采用分根繁殖,但分根繁殖系数低,母株携带的病原体会传到新植株上,而且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品种会不断退化。而采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对艾纳香种苗进行微材料无性快繁,能无变异、低成本、短周期、大规模、产业化大规模快繁生产,快速向社会各界供苗。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试验室条件,育苗设施简易比组织培养快繁投入低几十倍,比常规育苗极大的节约了种质材料,所用外植体繁殖单位材料用量比常规育苗用量少3-8倍;接种速度极快,是组织培养的3-5倍,从艾纳香微型材料开始繁殖,可直接一次性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株,劳动效率极高。

罗甸艾纳香

罗甸艾纳香,贵州省罗甸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罗甸县野生艾纳香原产地主要生长分布在该县红水河、罗苏、罗妥、罗悃、沟亭、班仁、龙坪和凤亭等县域南部乡镇热带河谷。艾纳香的艾叶经过蒸馏技术加工形成艾粉,再将艾粉提炼,后可制成能抑制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天然冰片,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因此,罗甸是贵州省艾纳香种植加工最早的县份之一,野生艾纳香的加工和提取也成为一种民间传统。罗甸艾纳香叶片呈宽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上下密被茸毛。气清凉、香,味辛。2012年03月13日,原质检总局批准对“罗甸艾纳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罗甸艾纳香的质量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龙脑含量高,艾粉提取率高。二是挥发油富含各种化学成份,有多种特殊药效。根据贵阳中医学院中药分析专家靳凤云教授通过实地采样(十个批次)进行药典分析(2011年),对其最重要的有效成份“龙脑”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罗甸县境产的艾纳香含量更高为0.607%,含量更低为0.218%。平均含量值为0.414%,高于贵州省内其它地区艾纳香的龙脑含量(0.25%—0.35%)。

罗甸艾纳香,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植物,有多种广泛用途,药用为艾纳香的叶、枝、根。主治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痛肿、湿疹、皮炎。艾纳香的叶和嫩枝是提取天然冰片的重要原料,全株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左旋龙脑(鲜叶的左旋龙脑≥0.2%),并含少量桉油精、左旋樟脑、倍伴萜以及黄酮、香豆精、三萜化合物等,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在传统医学中,植物的来源应该首先明确。因此,应参考《中国植物志》和《中药材》对其植物学描述进行综述。进一步对艾纳香进行药材鉴定,以验证其植物来源和药用功效。这些研究证实了艾纳香来源的准确性和独特性。同样,作为一种民间药材,艾纳香在南亚各国,特别是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该植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对其化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化学成分以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为主。前一类成分所占比例更大,主要包括:萜类、脂肪酸类、酚类、醇类、醛类、醚类、酮类、吡啶类、呋喃类和烷烃类。左旋-龙脑是该植物中最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他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甾醇、倍半萜内酯等。不同植物种群的艾纳香化学成分存在差异,需要在个体结构发育、栽培条件、地理气候条件和精油标准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查和总结,认为艾纳香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炎、脚气病、腰痛、月经过多、风湿、皮肤损伤或用作杀虫剂。作为一种传统药物,对其植物材料、粗提物和分离出的化学成分进行生物学和药理研究,为其多种传统用途提供了实验和科学依据。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和抗炎作用、抗疟原虫作用、血小板聚集、伤口愈合、抗病虫害活性等方面,这些都证实了该植物的传统用途。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保肝、清除超氧自由基、抗氧化、抗酪氨酸酶、促进皮肤穿透和抗肥胖等。然而,没有实验和药理证据证明这种植物的传统用途在风湿病和腰痛方面的潜在功能。此外,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应的药理作用很少在一项研究中同时进行。Hasegawa等人从艾纳香中提取了一种双氢黄酮醇,药理实验显示其与TRAIL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然而,对其药效成分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其在现代科学中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几种可能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确定有效化合物,对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植物物质及其粗提物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此外,艾纳香的一些传统作用,如缓解风湿病等,还需要更多的现代方法和进一步的药理试验来证实。应进一步从药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等方面,根据其生物活性代谢进行植物化学标准化和生物活性鉴定。此外,在中药艾片的生产过程中,艾纳香油和艾粉可作为重要的副产物,其具有许多化学和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认为艾纳香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扩大。

资讯

  • 药材资讯
  • 中药养生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