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清丰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端午做香囊,这味中草药最适宜

端午节是人们祈求幸福,驱赶邪恶的重要节日,数不清的中草药除了在平日里帮助人们摆脱疾病苦痛外,还在节日之时被人们拿来作为祈福的一种象征。和艾叶一起在端午节时插在门上的,还有菖蒲。

菖蒲与艾叶同样具有芳香辟秽的作用,正如民谚所言“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谚语中所说的艾虎、艾旗指的就是艾草,而蒲剑指的则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菖蒲。

石菖蒲与水菖蒲

菖蒲,取其生长茂盛之意,乃蒲类之昌盛者。菖蒲的种类繁多,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菖蒲有五种,分别是泥菖蒲、水菖蒲、野生及家种石菖蒲、钱蒲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菖蒲(水菖蒲)和石菖蒲,古人以生长环境区分它们,“生于溪涧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间者石菖”。

石菖蒲和水菖蒲两者都属天南星科。

石菖蒲又称香菖蒲,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高为30厘米-40厘米,全株具有香气,其叶片薄,无中脉,平行脉多数,稍隆起。

水菖蒲又称臭菖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有特殊香气,非常挺拔,叶片剑状线形,长90厘米-150厘米,中脉在两面均明显隆起,又有水剑、大叶菖蒲之称。由此可见,民俗中端午节时用来驱虫、避邪,与艾叶一起挂在门上的菖蒲叶是挺拔似剑的水菖蒲。

菖蒲的药用功效

古籍《道藏经》中称菖蒲是“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也是《神农本草经》中草部的味药,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古时端午节,百姓常喝用菖蒲酿制成的菖蒲酒,以补体强身。苏轼有诗云:“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

石菖蒲是以根茎入药,其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能,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水菖蒲的根茎也可以入药,《中国药典》以“藏菖蒲”之名收载,系藏族习用药材,其味苦、辛,性温、燥、锐,具有温胃,消炎止痛的功能,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石菖蒲发挥其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的功效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不可分,其中挥发油类主要化学成分-细辛醚和-细辛醚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血脂、抗阿尔茨海默病、抗抑郁、抗帕金森氏综合征等药理作用。

水菖蒲(藏菖蒲)含有挥发油(单萜、倍半萜、苯丙素类)以及黄酮等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驱虫、降血脂、抗癌、抗糖尿病等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疟疾、精神错乱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病症。

菖蒲在香囊中的应用

端午节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香囊不只是好看做装饰用,还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而在不少香囊的组方中就都有菖蒲这味中药。

结语

菖蒲主含挥发油,以外用或制作香囊最为适宜。入汤药时应该后下,以防香气耗散影响药效。另外因其药性偏温燥,辛香走窜,所以阴亏血虚阳亢、烦躁多汗、咳嗽吐血以及滑精等人群应谨慎使用。

资讯

  • 药材资讯
  • 中药养生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