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通辽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种药材发“药财”百姓腰包鼓起来

村民在赛金镇金银花现代农业示范园里采摘金银花

近年来,仪陇在产业园建设和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推动下,坚持引进优质中药材发展理念,形成中药材产业“一盘棋”,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引进大企业建成大产业

5月10日,在仪陇县浙川东西部协作赛金镇金银花现代农业示范园,几十名采摘员散布在园区的各个区域,小心翼翼地将花蕾摘下。

2021年,赛金镇引进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公司,以高家坝村为核心,通过整治撂荒地等建设5000亩金银花原材料基地,发展“豆蔬+金银花”套种。

“总投资近2000万元,其中包含500万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该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友才介绍,“所有的金银花管护工作都按每株4元的价格外包给当地的农业合作社,采摘的金银花按照14元每公斤的价格进行回收。”

“金银花采摘期较短,最近是采摘高峰期,十个合作社全部入场进行采摘。”仪陇县军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漆小琼说,“采摘、管护都是比较简单的活儿,在家的老年人也能干,轻轻松松挣票子,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吸引大企业入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乡村劳务、加工业、交通运输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赛金镇副镇长邓括介绍,为了保证企业、村集体、群众三方长期受益,赛金镇在产业园金银花套种片推行“三联三保”运营模式,由企业统一建基地,合作社参与基地管理,农户入园务工三方联动,实现企业保发展,村集体经济保收益,群众保增收。

引进新理念打开新格局

近年来,义路镇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传统农作物+中药材”的套种模式,实现了质量和数量的“双提升”,使土地规模经营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近日,在义路镇佛国庵村业主罗豪的产业园内,玉米苗一片青绿,地里行间,黄精、枳壳等符合当地地理条件的中药材长势喜人。罗豪介绍,产业园采用的套种技术是新农业生产模式,在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土壤优质资源,套种黄精、枳壳、桔梗等中药材,实现“农”“药”共生,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生产收益。

5月6日,义路镇芍药产业园的芍药盛开。看着近百亩的芍药试验田,业主郑超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为了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他及时联系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技员,来到园区对芍药管护进行技术指导。“这个项目是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田鑫川说,“在仪陇,以前种植的药材大多是作为药用,如今全县种植中药材除药用外,还用于食用或观赏。”

“县上从浙江给我们带来了新观念,不仅要种植药材,还要把好的花、药、食同源的产品都种植起来。”郑超说,“药材直接产生效益,具有观赏性的花、草还能够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赏,为接下来办好农旅项目打牢基础。”

龙头来带动群众增收忙

日前,在永乐镇赵家湾村中药材基地,500亩油牡丹花开正旺,不但扮靓了乡村,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在基地务工,除草施肥都是些轻松活路,每天能挣60元。”赵家湾村村民陶素兰笑着说,“利用自留地种了点儿黄精、知母,收获后由公司回收,也是一笔收入。”

经过长期探索,永乐镇形成了“长短结合、粮经统筹、共建共享”的新发展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赢得了业主的认可,还增强了村民入园务工的积极性。据了解,赵家湾村中药材基地撬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20万元,目前已建成牡丹、白芍、穿心莲等中药材种植基地1800亩。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70多名脱贫户直接或间接就业。

近年来,仪陇县充分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契机,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近2000万元,引导业主和群众发展生态种植、林下种植、粮经套作等种植模式,以义路、柳垭、赛金、永乐四镇为核心,种植金银花、黄精、瓜蒌、五味子等药材,中药材产业逐渐转变为仪陇县特殊产业之一。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2万亩,规模化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0余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农户达3000余户、1万余人。

仪陇记者站张梓睿文/图

【来源:南充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

资讯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