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翁牛特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药材信息展示平台

【中药辩识】每天学一味——防风草

防风草别名又叫: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稀莶草、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等。为唇形科植物防风草的全草。干燥全草,长1~1.5米。茎草质,四棱形,粗可达5毫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被毛,尤以棱角处为多;质硬,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的髓。叶多皱缩,边缘具锯齿,上面灰棕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毛,质脆,易破碎。有时可见密被毛茸的花序,花多脱落,仅留灰绿色的花萼,往往包有1~4枚小坚果。气微,味淡微苦。以叶多、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具有祛风,除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痔疾等症状。

       【中药名】防风草 fáng fēng cǎo  【别名】土防风、抹草、秽草、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豨莶草、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大篾草、大羊古骚。  【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  【来源】唇形科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 (L.) Roth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至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2米。茎方形,多分枝,密被白色茸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近圆形,两面均有茸毛,具细小腺点。花轮生,下部为腋生,上部可排到顶端而成长总状花序;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内外均有短毛;花冠管状,粉红色,2唇,5裂齿,上唇直立,全缘,下唇阔,扩展,内面有短毛;雄蕊4,突出,花药连贴;雌蕊1,柱头2裂。小坚果圆形,黑褐色,平滑。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产地分布】野生于路旁、荒地、村边草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性状】全草长60~180厘米,全体被白色短粗毛。茎四棱形,具明显纵沟,有分枝,表面灰绿色或棕灰色,质稍脆,断面纤维性,中央有近方形的白色髓。叶对生,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卵形或卵形;叶上表面灰棕色,叶下表面灰绿色,边缘具疏锯齿,质脆,易碎;有时可见叶腋残留钟形灰绿色花萼。气香浊,味微辛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经暂缺。       1.《生草药性备要》:"性温。"  2.《陆川本草》:"苦辛,微温。"  3.《南宁市药物志》:"辛,温,微苦。"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解毒、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洗或捣敷。用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        1.治百节筋骨疼痛:?莶草十蒸九晒,和蜜为丸服。(《岭南采药录》)  2.治高血压病:鲜防风草、鲜海州常山根五钱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中风口眼歪斜:鲜防风草一至二两,红糖五钱,水煎服;另用叶和蓖麻子仁共捣烂,贴麻痹侧。(《福建中草药》)  4.治痈肿:鲜防风草二两,捣烂绞汁调黄酒炖服,渣外敷;或用鲜防风草、两,鲜马鞭草三钱,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5.治湿疹:鲜防风草,水煎,调食盐或醋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6.治毒蛇咬伤:鲜防风草一两,鲜?莶草一两,水炖服:渣调食盐、米饭各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主要成分】本品含卵防风二内酯、4,5一环氧卵防风二内酯、防风酸、4,7一氧环防风酸、4一亚甲基-5-羟基卵防风二内酯。所含的大环三萜类物质体外试验具有抑制KB细胞增长的作用。3种防风草内酯ovatodiolide、4,5-epoxy-ovatodiolide和 anisomelic acid对麻醉狗的降压作用、对血管紧张素酶(ACE)的抑制作用、对离体蛙心脏作用以及对牛蛙心房单细胞钙离子流作用的试验表明:后两种物质在剂量为 60uM和600¨M时对ACE有微弱抑制作用,但对血压没有影响;静脉注射前一种物质具降压作用,并可抑制离体蛙心收缩。3种化合物均可抑制钙离子流 动。

资讯

  • 药材资讯
  • 中药养生
首页 |苗药专区 |常见药材 |中药百科 |中药材种植 |药材基地 |新闻资讯 |在线咨询